首页

sm 在线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21:12:59 作者:广西龙胜山洪泥石流灾害8名失联人员全部遇难 浏览量:91097

  文/尹倩芸

  7月19日晚,小米CEO雷军举办了个人第五次年度演讲,主题为“勇气”。

  演讲现场,雷军讲述了小米的造车历程,回顾了小米汽车这三年。

  小米为何决定造车?

  从手机到汽车,雷军提到小米进入汽车行业源自一场意外。2021年1月15日,雷军在电话中得知美国制裁将让小米面临危机,在董事会上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成为讨论焦点。由此小米开始深入调研,造车被第一次提上议程。

  雷军回忆称:“当时我们成立了6人调研组,70多天里走遍十多个城市,进行80余场调研,面访200多人。”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,雷军越来越感受到智能电动汽车已是大势所趋,并且看到了汽车行业与消费电子行业相融合的可能性。

  2021年3月30日,小米官宣造车。雷军提到,自那日起,三年多来小米汽车共收到38万份简历,其中包括小米早期创业者、海外资深设计师、业内资深专家等。

  小米下场造车太晚了?

  相比造车“新势力”,小米进军汽车行业晚了六七年。?但雷军认为,智能化是汽车的灵魂,而智能化电动车时代才刚刚开始。“汽车作为百年赛道,只要真心热爱、真心想干,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时机。”

  还有疑问称,小米汽车为何不独立融资上市。雷军回应道,当时已有几家VC(风险投资)机构开价,给小米汽车的估值在100亿美元左右。

  但由于造车周期长且想法难以保证长期一致,同时考虑到小米内部拥有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。雷军表示,小米最后决定全资投入造车,全部风险自己扛。

  第一辆车该怎么造?

  决定造车后,面临的问题更多。作为新来者,小米该造一辆什么样的车?

  雷军提到,首先将复杂问题简单化,即打造一款小米工程师想购买的电动汽车。先是了解工程师们的购车需求和喜好,再到小米办公区的停车场观察员工们开的品牌车型和价格段。

  由此,小米决定“不走寻常路”,先从纯电轿车开始,从难的干起,“等轿车干好了,再干其他车型就容易多了”,同时从底层核心技术干起,不走捷径。究其原因,他坦言,14年前小米创业就是轻资产,属于模式创新,初期速度快但根基不扎实,到今天为止都还在“补课”。

  雷军还表示,自己的造车之路从开车开始,研发期间他曾试驾超170辆车,写下20多万字的笔记资料,并给自己定下目标,成为国内车企老板中开车最好的之一,为此他还成功拿到了赛车驾照。

  小米汽车未来几何?

  在小米汽车首次亮相并引起广泛关注后,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,苹果花了10年也没能做到的事情,小米为何能在3年内完成?雷军称自己也很难回答这一问题,但他认为汽车产业已经很成熟,三年干成就是一个标准时间。

  2024年初,小米汽车订货目标为7.6万辆。而在3月28日的发布会,小米SU7上市仅4分钟大定突破1万。

  用雷军的话来说,“SU7的首战告捷,意味着小米汽车终于挤上了牌桌,但我们离真正的成功还差很远,我们的长征才刚刚开始。”

  今年5月,小米发布全新交付目标:保底10万辆,力争12万辆。雷军在现场透露,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已交付超3万台,预计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。 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深圳日本人学校学童不幸遇害案答记者问

据介绍,国际地热协会(IGA)是推动地热能源开发的全球领先平台,旨在为促进和支持全球地热发展提供交流机会与合作;国家地热能中心河南分中心致力于为行业提供政策研究、标准制定、技术交流、国际交流、行业培训等服务,是加快河南省清洁能源供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。近年来,在国家地热能中心河南分中心的积极推动下,河南地热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

广西构建有色金属现代产业体系 将打造全球锡锑铟龙头企业

四是厚植开放,着力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。我们坚持抓发展从营商环境抓起,连续两年作为“新春第一会”进行动员部署。所有涉企和民生领域审批事项集中进入政务服务大厅,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通率稳定达到98%以上。我们还推行招投标领域“双盲”评审改革,让国企民企享受同等待遇、实现公平竞争。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,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持续增长,去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3亿吨。

推动高质量发展·权威发布|吉林:生态环境持续向好

对于外国游客入境的便利性,我们在整个入境游环节上,全流程都在梳理。哪个环节有问题就打通哪个环节,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。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,国外游客到国内旅游,一定也能享受到跟国内游客一样的便利,我们也诚挚欢迎世界各国游客到中国参观、旅游,领略古老中国独特神奇的文化魅力,了解和发现现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,感受作为礼仪之邦,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。

福建高校搭建“乡土文化”集市 青年学子分享家乡文化

广州5月4日电 (记者 程景伟)2024年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·波罗逝世700周年。5月3日至4日,歌剧《马可·波罗》重现广州大剧院舞台。

202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

在我看来,俄中两国影视界按比例投资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,以及联合摄制影视剧的发展,将带来双方影视艺术的成功和快速进步。俄罗斯的电影公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,无疑可以成为俄中影视艺术合作的催化剂和桥梁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